半导体自主可控进程或加速 国产化标的持续受益
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半导体自主可控进程或加速 国产化标的持续受益,详细信息如下:
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,科技自主可控热度将升温。国家安全是二十大报告最重要的主题之一,预计2023年是新型举国体制落地生效的一年,产业政策会加大对“卡脖子”行业的支持力度,实现科技自主可控。建议重点关注半导体产业链。此前北京、上海、辽宁、四川、广东、浙江、陕西、武汉、江苏、重庆、吉林、安徽、宁波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出炉,集成电路依旧是其中重点,多地或出台专门的集成电路产业相关政策,推动当地集成电路项目建设。
另外,近日多家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公司业绩报喜。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设备领域,目前已有7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,包含国产清洗设备龙头盛美上海、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公司、薄膜沉积设备拓荆科技等。除已发布年报的盛美上海外,多家公司预告了2022年业绩喜讯,研发突破和产品放量构成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成长主线,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。其中,中微公司、拓荆科技、华海清科、芯源微预计归母净利润实现翻番。同时值得一提的是,机构判断,沪硅产业、芯原股份、唯捷创芯、拓荆科技、安路科技等上市时未盈利的公司预计首次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正,预计年报披露后将成功摘“U”。
而从基金配置来看,半导体领域的配置偏好较为明显。从持股市值看,2022年四季度SW电子行业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紫光国微、立讯精密、圣邦股份、纳思达、中芯国际、北方华创、澜起科技、兆易创新、中微公司和三安光电,由半导体、消费电子和光学光电子领域组成,其中半导体领域的标的占比80%。机构认为,中长期看,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逻辑正在持续不断强化,将是一条重要的投资主线,有望驱动国产率超预期提升,看好半导体产业链后续行情。
注:以上信息、数据来源市场公开消息,仅供参考!内容仅做数据展示,不构成投资意见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!